课件编号15546299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12577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经典常谈,答案,练习,同步,编版,导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经典常谈》2023-2023学年名著真题练习 1.名著阅读。【江苏省江阴市2023期中】 (1)阅读《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下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请找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 (1)以上文段出自____ 著《经典常谈》的第四章———《 》第四。 (2)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2.名著阅读。【福建省福州市九校联考2023期中】 (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_____的著作,概述了_____、_____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2)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回答相关问题。 晋范宁作《穀梁传序》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艳”是文章美,“富”是材料多,“巫”是多叙鬼神,预言祸福。这是句公平话。注《左传》的,汉代就不少,但那些许多已散失;现存的只有晋杜预注,算是最古了。杜预作《春秋序》,论到《左传》,说“其文缓,其旨远”;“缓”是委婉,“远”是含蓄。这不但是好史笔,也是好文笔。所以《左传》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 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谈谈《左传》文学创作上的得与失。 3.阅读朱自清《经典常谈》的片段,完成下面任务。【苏州市吴江区2023期中】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排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纪录的人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为“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其教化作用似乎建立在所谓“六义”上。 (摘自朱白清《经典常谈》,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解释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诗经六义”即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_____、_____、_____”三种表现手法。 4.名著阅读。【河北唐山市路南区2023期中】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将开展“典读名著,风雅寄兴”系列活动。活动之一是“和朱自清一起“谈’《诗经》”,请你为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