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54208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812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七年级,下册,生物,4.4.1,流动
  • cover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2.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识别红细胞与白细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粘土制作血细胞模型,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分析红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培养科学思维,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生命观念。 3.通过查看血常规化验单,分析献血是否有害健康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理论 联系实际的能力。 4.通过教师导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培养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2.通过课堂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关注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二)教学难点 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识别白细胞与红细胞。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对消化和吸收、人体的呼吸的学习,学生对营养物质、氧气及二氧化碳会进入血液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并且将为之后学习血液循环、输血献血、泌尿系统中的物质交换奠定基础,在本册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较强,对生活中的现象有极高的兴趣。他们对血液的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知道血液可以延续生命,但对血液由哪些成分构成、各成分有什么作用、血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却不甚了解。此外,该年级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小组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具准备 产后大出血视频、分层的血液、粘土、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思路 视频导入,体会血液重要性 ↓ 通过血液分层实验认识血液组成 ↓ 血浆的组成和功能 ↓ 制作血细胞模型,认识血细胞形态结构 ↓ 分析结构特点,了解血细胞功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 学以致用(献血)+实际应用(血常规分析) ↓ 介绍地中海贫血,关注干细胞研究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播放产妇产后大出血的视频,说明失血的后果和急救方法。2.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血液的组成。 认真观看视频。 感受母爱的伟大,认识血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血液的学习兴趣。 血液的 组成成分 1.介绍血液分层实验,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2.引导学生观察各层的特征,阐述各层的成分。 观察血液的分层,了解血液的组成成分。 意识到血液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的。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1.分析血浆的成分。(引导学生思考:血浆呈液态,说明其主要成分是?营养物质经小肠壁吸收后主要进入到哪里?)2.推测血浆的功能。3.提问: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回答问题。归纳血浆的功能。回答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促进核心素养养成。 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1.血细胞的形态结构探究:模型制作(1)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利用粘土制作各种血细胞的模型。 (2)挑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描述制作的血细胞的形态、结构。(3)引导学生完成互评、补充,并修正模型。(4)完成对血细胞形态、结构的归纳总结。2.血细胞的功能(1)红细胞提问:①红细胞为什么呈红色?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利用动画演示在肺部、组织细胞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分离)②红细胞两面凹的圆盘状相较于普通的圆盘状,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