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56071

3.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件(16张)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26582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区域,16张,课件,为例,南水北调,我国
  • cover
(课件网) 资 源 的 跨 区 域 调 配 --以 南 水 北 调 为 例 03 468700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居世界第六位。 468700 人均径流量(m3/人.年)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32343 105117 2167 11294 14509 26990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结合所学知识及我国水资源分布图,说说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水资源在时间上呈现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在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自然原因: 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小,蒸发强。 人为原因: 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耕地面积 60 % 40 % 矿产资源 59 % 41 % 水 资 源 20 % 80 %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长江流域属丰水区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配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引入京津地区。 西线工程: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引水工程拟定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 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的长江下游干流取水,利用京杭运河作输水通道,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用隧洞方式穿越黄河进入天津,最终流至天津。 南水北调 优点:工程量较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缺点:耗能大,黄河以南地区需要抽水北送,水质较差 优点:自流供水,运营费用低,水质好 缺点:工程量很大,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迁移民众多 优点: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水量有限,只能为部分地区供水。工程条件艰巨。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积极意义) 社会效益:①改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②缓解争水矛盾, 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③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④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美化环境 ⑤控制地面沉降 ⑥生态良性化发展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南水北调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 A.东线工程经过黄河的最佳方案是从河床下凿隧洞 B.西线工程是将长江上游沱沱河河段的水调入黄河上游供西北地区使用 C.中线工程是将丹江口水库和三门峡水库的水调入华北 D.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北方农业灌溉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 A 2.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实施后( ) A.可彻底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B.可能造成南方缺水 C.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 D.可能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 D 3.从长江流域向北方调水的有利条件是( ) A.长江流域人口较少,水资源的利用较少 B.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仅次于珠江流域,水源充足 C.长江流域年径流量较稳定,径流量的季节分布比北方地区河流相对均衡 D.南方地区地势普遍比北方高,三个方案均可实现自流调水 C 4.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方案相比较( ) A.西线地区人口最稀少,调水量最大 B.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 C.东线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原有水道,实现自流 D.三条路线均可把水调入北京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