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同步练习-- 浙江省 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 下册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长三角电能消费的集中地区相聚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加大宣传力度 B.跨区域调配 C.开源与节流 D.加强能源立法 2.“开源”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而研制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是“开源”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 A.淘米用过的水,再用来浇花 B.发展水电、风电等代替火电 C.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D.发展节水农业 3.在鄞州有一条被网友称为“宁波最美风车公路”的山区公路,因为那里有一个风力发电场而闻名。风力发电场的建设能够( ▲ ) ①有效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使环境污染得到根治 ③合理开发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不包括( ) A.环境污染严重 B.居住较为拥挤 C.土地荒漠化严重 D.就业较为困难 5.2013年5月,烟台大学7名保洁员自发捡食学生们馒头、油条、米饭等剩饭剩菜。他们的举动触动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烟大师生的内心,学生剩饭情况从此几乎杜绝,真正落实了“光盘行动”。对7名保洁员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 ③不利于促进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下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 ) A.10% B.20% C.25% D.30% 7.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阳光 B.钢铁 C.纯净水 D.大米和面粉 日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5~2016年度调水顺利结束,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8座大中城市,4000多万居民喝上了长江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8.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布不均衡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 9.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 B.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调水起点是丹江口水库 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10.下表是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144个国家中)。表格说明( ) 名称 总量排名 人均占有量排名 土地面积 3 110 耕地面积 4 126 森林面积 5 107 草地面积 2 76 淡水面积 6 55 矿产(45种) 3 30 ①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②我国资源形势严峻 ③我国环境问题不可逆转 ④严重的资源形势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11.下面漫画《推理题》警示我们( ) A.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B.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身 C.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D.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B.“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C.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过程就是对它们的耗竭过程 D.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 B.总量多、人均少 C.资源分布不平衡 D.资源浪费损失严重 14.近年,垃圾智能回收箱逐步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