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5911

2013-2014学年(下)古泉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测试卷

日期:2024-06-1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50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3-2014,第四,人测,用法,守法,知法
  • cover
2013-2014学年(下)古泉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测试卷 制卷人:章新叶 姓名: 班级:七( )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某班正在上体育课,突然旁边的一个小店发生大火,有的同学说应该去救火;有的同学说我们不能去,因为未成年人也是受保护对象。面对一些突发事故,应该 A.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力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B.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C.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D.服从多数同学的意见 2.2008年1月23日,国家中宣部等几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这有利于对未成年人哪方面保护? A.家庭 B.社会 C.国家 D.司法 3.某媒体为了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2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当问到“你父母的同事或你家的邻居突然到学校来接你,你怎么办?”时,有12人回答“跟他(她)走。”这说明未成年人 ①生活经验不足 ②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③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生命很宝贵,我们要学会自护自救。在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措施正确的是 A.在室内时就近躲在坚固的物体下 B.在室外时要迅速跑向房屋内 C.迅速奔向楼梯或电梯 D.多到大树或高楼下 5.小说《一张车票》,叙述的是一位母亲因“赞扬”孩子的逃票行为,从此孩子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故事。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②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 ③家长应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④小错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6.“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B.规则是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C.公共生活需要有共同规则 D.没有规则社会生活将陷入混乱 7.有人说:“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A.看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B.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规范作用 C.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起来了 D.认识了违法与犯罪的危害性 8.“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说明了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 B.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 C.有一般违法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D.人只要一偷盗,就必然不会走向犯罪 9.与道德、纪律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三个特征是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法律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某公安局接到一商店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盗贼携赃款逃脱,该店将县公安局告到了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县公安局赔偿该店经济损失一万多元。公安局的行为属于 A.工作失误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抓大案不办小案的行为 11.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12.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 C.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D.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 13.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诉讼手段的是 A.市民王某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B.受害人李某到人民法院状告郑某的侵权行为 C.消费者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商场的产品质量问题 D.某企业为农民工李某工资拖欠问题接受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