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6133

(九)《艺术品》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7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艺术品,教案
  • cover
第四单元第八课:《艺术品》(1课时) 主备人:刘志强 枣庄市第二十三中学 课前预习: 1.自主阅读,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根据课后练习题初步掌握学习重、难点并标记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 相关课程标准: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 2.把握小说匠心独运的结构形式。 3.品味小说中通过描写反应出来的人物形象。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人性中的虚伪性。 评价任务: 1.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2.速读课文,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表演、分角色朗读等)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3.研读课文中的描写语言,品味人物的形象。 4.分析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独特的结构形式。 5.探究课文,掌握小说的写作技巧。 6.比较探究,学习作者的写作上的独特方法。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一篇智篇小说,它通过“一件艺术品”,折射出世态人心。形象的丰富性,故事的生动性,语言的精到和情节的完整,几近成为短篇小说中最为规范的艺术品。 从小说体裁来说。本堂课的设计遵循小说教学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学习。 我认为,人们读小说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故事情节,因此我们教学的目标也首先定在这一个层面:让学生读懂文本写了什么(即写作内容)。 在此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品,学会梳理情节;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能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传递对文本的理解,起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功效。 从语文课的特点说。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门交流的工具,能够学会写作。因此,在第二环节中,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即写法)问题。 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写作技巧,独具匠心写作风格,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等问题加以学习。 从作者写作的意图和文章所起到的作用来看。在引导学生学习小说的过程中,既要引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又不能使学生停滞在阅读故事的浅表层面上,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表达了什么(即主题)。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作品中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作品主题、内容;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康人格。 综合上述,本人在本堂的安排上,采取“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表达了什么”的设计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浏览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掌握基础知识。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 4.分析人物形象。 课堂任务: 1.巩固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 4.表演课本剧。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麦琪的礼物》一文,为我们讲述了一对贫贱夫妻在圣诞节上互赠礼物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礼物有关的故事,契诃夫的《艺术品》。看看同样都是送礼物,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 教师板书课题:艺术品 二、了解作者。 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 他是一位幽默讽刺大师,其作品情趣隽永、文笔犀利,代表作有《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三、基础知识练习。 可用多媒体投影: 1.检测预习字词。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腋 下 ( ) 擤 鼻子( ) 撩人心弦( ) 乌烟瘴气( ) 神采焕发( ) 战战兢兢(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在桌上摆这么一个妖形怪状的东西,就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