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65025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地理试题

日期:2025-10-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5582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白露,节气名,又一解释为秋天的露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白露前一节气到后一节气期间安徽省(  ) A.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B.降水逐渐增多 C.昼夜长短差值增大 D.日出时间渐迟 2.团聚在柑橘上的白露是由于(  ) A.清晨气温低,水汽凝结而成 B.空气湿度大,水汽凝结而成 C.大气降水多,水汽蒸发而成 D.日出升温快,水汽蒸发而成 【答案】1.D 2.A 【知识点】二十四节气 【解析】【点评】白露:热与凉分水岭,代表暑热的结束。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日出时间渐迟,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二十四节气中各节气之间相隔15天左右,图中白露为9月7日,则白露的前一节气到后一节气时间是从8月23日到9月23日前后,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安徽正午太阳高度渐小,A错误;在此期间安徽逐渐进入秋季,降水总趋势是减小的,且也不是逐渐变化的,B错误;在此期间逐渐向秋分靠近,昼夜长短差值减小,C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安徽昼长逐渐变短,日出时间渐迟,D正确;故答案为:D。 2.结合材料:“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可知,白露时节进入秋季,气温降低,清晨为一天中气温最低,此时水汽易凝结,形成露水,A正确,B错误;白露是露水,不是水汽蒸发而成,CD错误;故答案为:A。 海水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影响大气温度与海冰面积的时空变化。21世纪以来,北极地区气候变暖趋势远大于全球平均水平,下图为北极地区2011~2014年海冰面积与海温、气温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a、b、c依次表示(  ) A.海冰面积、海温、气温 B.海温、气温、海冰面积 C.气温、海冰面积、海温 D.气温、海温、海冰面积 4.依据材料推测(  ) A.气温变化滞后于海温变化 B.气温变化滞后于海冰面积变化 C.海温变化滞后于气温变化 D.海温变化滞后于海冰面积变化 【答案】3.B 4.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1、海—气间的热量交换过程: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可以说,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2、与陆地相比,海洋增温慢,冷却也慢,从而调节着大气温度的变化。一方面,海洋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例如,海洋对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的影响要比陆地晚一个月左右。另一方面,海洋使大气的温度变化比较和缓。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小。 3.图示信息给出了2011~2014年海冰面积与海温、气温的变化,根据月份时间,在气温高月份海冰面积小,图中c曲线符合这样的规律,c为海冰。气温变化幅度比海温要大,且海温变化较气温变化滞后,故b为气温,a为海温,故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 4.受比热容影响海温变化比气温变化滞后,A错误;C正确;海冰面积的变化要更滞后于海温,B、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 下图为北印度洋冬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表层海水盐度整体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纬度越高盐度越高②经度越大盐度越低 ③沿海盐度比远海低④西部盐度比东部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盐度差异较大,最可能是因为东侧比西侧(  ) A.气温高 B.径流多 C.地势高 D.降水多 【答案】5.D 6.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