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97777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230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 cover
《怪兽奇想》 教材分析 《怪兽奇想》是一节以造型表现、设计创作为主的美术课,融造型、游戏于一体,运用组合、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怪兽形象。在绘画过程中感受组合、夸张、变形的乐趣。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怪兽动画影片,欣赏怪兽世界,制作怪兽头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打开学生眼界,展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欣赏与想象,了解怪兽的不同形象特征,感受不同类型的怪兽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2、通过拼拼、想想、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创作出怪兽形象并制成头饰。 3、在自由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大胆创作出造型奇特、与众不同的怪兽。 教学难点: 运用组合、夸张等方法创造一个有生命、有情感、有个性的怪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掌声欢迎。 2、(课件展示) 大眼仔可是一个有理想的怪兽,瞧,它背着书包,手拎皮箱正在去怪兽大学报到呢?想和大眼仔一起去怪兽大学参观吗? 3、(播放视屏)生观看电影片段《怪兽大学》。 4、在影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5、(课件展示)想一想: (A)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真实的怪兽吗? (B)怪兽从哪里来? (C)你心中的怪兽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殊本领? 6、小结:怪兽形态各异,他们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奇思妙想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凭借生动有趣的动画电影《怪兽大学》的欣赏,增强学生对怪兽形象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知道怪兽的形象是千姿百态的,为学生的个性创作拓宽思路。 板书课题:怪兽奇想 二、赏析激思: 1、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怪兽的世界。感受它们的精彩吧! 2、图片展示各种怪兽。 3、怪兽文化由来已久,不同时期的怪兽各有差异,形成了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怪兽文化。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了这样的方法想象出了一种象征我们中国的吉祥神圣的怪兽———龙”,在龙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动物的影子呢?(生:鹿角,鹰爪,蛇身,鱼尾……)。除了龙之外,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吉祥的怪兽?(生:凤凰、麒麟) 4、外国也有怪兽。课件展示: 5、再次欣赏: 6、这几个怪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7、小结:像这种把多个动物特点组合起来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拼装组合。(板书)拼装组合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怪兽图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对中国古代神兽(龙、凤凰、麒麟)的造型比较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怪兽形象的认识,了解“使兽变怪”的方法--拼装组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8、出示图片:学生自由想象拼装组合怪兽。 9、教师出示学生作品: 10、教师示范:用这几个动物拼装组合怪兽头饰,并引导学生带头饰表演。 【设计意图】挑战式的练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拼装组合的方法创作怪兽形象。教师示范制作怪兽头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戴头饰的表演,为后边展示评价环节打下基础。 三、欣赏归纳: 1.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观察。 2.这些怪兽怪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方法让它的外形变怪的呢? (生:夸张变形、)师板书:夸张变形。 3、用这种方法设计怪兽多奇妙啊!老师也想试一试。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欣赏学生感兴趣的不同特征的怪兽明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分析怪兽的又一创作方法。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组合、夸张、变形的示范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创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参考。 四、自由创作: 1、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准备设计制作《怪兽小学》,瞧,招生广告已经出来了,学生在哪里?对,就在你们的画笔下。 2、出示创作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