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07164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作文真题《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解析及例文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21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2年,山东省,城市,中考,作文,真题
  • cover
2022聊城市中考作文真题《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解析及例文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做你喜欢的事情,有热爱,练习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累。我不是为了奥运会而滑雪,也不是为了上斯坦福而学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对它有热爱。 ———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 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作家史铁生 这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为题目,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抒情或议论;②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2022聊城市中考作文真题) 命题透视 本道题的两则材料均围绕考生熟悉的人物创设情境,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题意,快速打开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题目考查考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直接指向多角度观察生活,突出“我想要的”,引导考生在咀嚼生活的过程中,真情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这”要求考生聚焦现象,聚焦细节,聚焦场景,因此,文章选材宜小,力求以小见大。 “就是”引导考生在表达时着力展现思考或探寻的状态,或表现出坚定的信念。文章立意务求积极向上。 “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抒情或议论”,这样的行文要求给予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同时要注意文体分明。 本文既适合写成记叙文,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也可以结合某种现象或聚焦某一问题,阐发观点,写成议论文;还可以创意表达,写成童话或者戏剧等,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迷津指点 1.注意“我”的丰富性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命题人意在引导同学们打开广阔的生活,唤醒真实的体验,表达独特的自我。 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诫子书》中,诸葛亮以书信形式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其实就是他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 《天上的街市》中,郭沫若借助诗化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海燕》中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正是高尔基对革命斗争的真实态度…… 在写作时,既可以将“我”确定为真实的自我,也可以转化视角,将“我”定义为某人、某物。 只要密切联系生活,积极思考人生,写出来的文章就能契合题意。 2.构建或还原情境 上文已述,“这”要求同学们聚焦给自己带来精神成长的动人细节或场景,其实就是要调动多感官参与,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构建或还原情境,传递“就是我想要的”的愿望和信念。 例如“佳作赏析”中的第二篇文章,几艘破旧的小船、挂着冰碴的胡子、手上的勒痕、破旧的窑洞、空空的粮缸等细节,真实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很多人的生活样态;而74 年后的今天,华夏大地能听到“扯面上滋滋的泼油声”,闻到“羊肉泡馍的肉香味,胡辣汤的老醋味,豆沙糍糕的甜香味”,这样的细节描写,从听觉和嗅觉的角度展现了新时代人们火热的幸福生活,在对比中表达出“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的主题。 3.运用多种方法,体现成长 “文似看山不喜平”,行文时,同学们可以运用设置悬念、对比、插叙、留白等手法,凸显“我”的心路历程,在情节推进中,对相关成长画面进行组合、转化、叠加、升华。 例如“佳作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鱼活着时的状态还原成动人的情境,又用空行的方式转换视角,引出鱼化石“在我面前沉默着,完整,却不能动弹”;随后引入艾青《鱼化石》中的诗句,并阐述自己的理解与思考;结尾处引用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语句,卒章显志。这样的行文,就让文章有了一定的深意,体现出了自己的成长。 佳作赏析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是一条鱼,虽然平凡,但是自由。(作者的构思非常巧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