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608716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2.5 多样的栖息地(教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4015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多样的栖息地(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 (苏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 ※理解栖息地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理解多样化的栖息地生活着多样化的生物。 ※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与其栖息地相适应。 ※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激发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 ※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基本需要。重点 ※能对阅读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梳理出有用信息。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校园大树下、花坛里的动植物照片等。 学生分组材料:探究学习报告单。 教学内容 本课是单元起始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地球上多样的栖息地,理解栖 息地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提供信息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察海洋、树林、草原、南极等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将环境特点和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建立联系,研究它们生活在这里的原因。发现不同环境为生物提供了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基本需要,建立栖息地的概念。活动二,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实地观察分析一个池塘、一棵大树、一片草地(根据实际条件灵活调整)分别能为哪些生物提供栖息地,发现栖息地多种多样。活动三,以四姑娘山、夹金山、卧龙保护区为探究案例,阅读资料,收集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成为大熊猫栖息地的原因,进一步理解栖息地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意义,为下一课探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除了图中的生物,还有谁住在那里?它们为什么住在那里? 1.北寒带:终年寒冷,生物种类少。 北寒带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带,冬有极夜,夏有极昼。气候严寒,多暴风雪。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获得短暂生长时间,为动物提供食物。如驯鹿栖息在北寒带针叶林,北极熊生活在北冰洋。 主要植被有地衣、苔藓、勿忘草、蝇子草等,北极地区有500多种苔藓,2000多种地衣,甚至有100多种开花植物。 典型动物: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独角鲸、北极兔等。 2.北温带:比北寒带温暖,降水多,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有很多生物。 北温带是指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地带。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冬、夏两季温差大,四季气温变化分明。如大熊猫、金丝猴栖息在北温带高山密林,藏羚羊栖息在北温带高原草甸。 主要植物:柏、松、云杉、落叶松等裸子植物,桦、栎、胡桃、桑、杨、柳、榆等落叶乔木。灌木有杜鹃、山楂等。草本有蒿、凤毛菊、白头翁、金莲花、夏枯草、桔梗、百合等。 主要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老虎、狼、野马、牛、野猪、兔子、松鼠、天鹅、鳕鱼、海豚等。 3.热带:炎热,潮湿,阳光充足,生活着种类、数量繁多的生物。 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这里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高,变化幅度不大。因此,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全年高温,气温变化幅度很小,只有相对的热季与凉季之分或雨季与干季之分。气候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和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特点各有不同。 主要植物:榕树、棕榈、芭蕉、椰子、橡胶、猴面包树、瓶子树、胡杨、仙人掌、骆驼刺,还有藤蔓植物等。 主要动物:狒狒、猴子、斑马、狮子、袋鼠、长颈鹿、角马、大象、骆驼、猎豹、鬣狗、鹦鹉、巨蟒、蜥蜴、刺猬、响尾蛇等。 4.南温带:比热带气温低,海洋面积广阔,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种类都很多。 南温带是指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带,无阳光直射。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南温带在南半球是海洋动物最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