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615918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3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4077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
  • cover
《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承接第3课的水墨蔬果,引导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和交流。这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强化,同时也符合课标的要求。教材通过对古人“笔墨”的体验,学习用笔的方法,尝试表现山水画等几个版面,让学生深刻的领悟与感受山水话的无穷魅力。 2. 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有一定的认识,但表现的方式和技法却少之又少。该课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既不陌生,但又非常难以驾驭,使孩子们无形中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 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意趣,了解山水画的独特艺术表现。掌握山水画的“三远法”和用笔用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程式美。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比较山水画中的布局,用描红的方式感受笔墨变化以及皴法的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临摹出一幅山水画卷;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体悟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4. 教学重点 1.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变化,并能够熟练地体现一种或两种皴法; 2. 根据所学的知识,能创作出一幅山水画。 5. 教学难点 1. 对山水画笔墨技法表现的理解与运用; 2. 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6. 教学准备 课件、文房四宝、范画等 7. 教学过程 (1) 导入 作品拍卖竞价的方式———今天给大家带了一幅我收藏的山水画,想请在座的同学们当一回鉴宝专家,帮忙鉴定一下我收藏的这幅画能值多少钱? 大家众说纷纭,那么我们从模仿大师做起,用水墨抒写山河,鉴赏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导入课题《水墨交融写青山》 【设计意图】用作品拍卖的方式进行导入,大大调动所有孩子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并不清楚一幅作品的价格与艺术价值的关系,所以这犹如面纱般,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层层揭开这“面纱”,最终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授课 一.气韵生动1.作品的艺术表现要先从整体感受出发,从而让学生学会创作作品要考虑作品的整体画风。提问:面对一幅山水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应该是对这幅作品的整体感受。我们鉴宝专家也是这样,会先从作品的整体直观感受入手,感受这样的作品能否打动自己。”“怎么样打动自己呢?”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在他的著作里提出“六法论”即评论美术作品的标准。“六法论”中的第一条就是画面要气韵生动。可见其分量的重要。提问:何为气韵? 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心中要有祖国山河的情怀,正所谓“心中有山河,下笔如有神”。提问:那我们心中的河山是怎样的?你有何体会?2.视频播放《山水文化》提问:(1)从镜头中我们领悟到祖国的清、奇、秀、美,你从中还能感悟到什么? (2)山的风骨,水的灵动,树木的葱郁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力,正所谓“天人合一”。我们对待自然万物的生命应该是什么态度呢?(尊敬)确实,大自然养育着人们的同时也培养了人们讲求自然的审美观。中国山水画家对大自然的崇敬,追求自然的画境,使山水画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了”。这才是绘画作品中画面整体的气韵。3.请学生根据整体画境和画风鉴赏我收藏的作品气韵如何?(用哭脸或笑脸表示)二.经营位置1.以谢赫的“六法论”为依据———经营位置提问:(1)整体画风鉴赏之后,接下来应该鉴赏什么呢? 生:······我们看看谢赫怎么说······ (2)这是什么意思?(布局讲究)2.通过比较,掌握山水画的“三远法” 思考提问:(1)三幅作品在布局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请分别指出画家的视点位置在哪里? (平远 高远 深远) (2)根据布局所产生的意境用诗句来表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小结: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