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21866

10.2认识浮力说课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日期:2024-05-1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28240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2,下册,八年级,教科,学年,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教科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第 2 节 认识浮力 教学流程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板书设计 说课流程 说课目录 教材分析 属于课程标准中“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是机械运动和力中的部分内容。 本节是建立在前一章力与运动,特别是力的平衡基础上的一课。此节的学习直接影响到下两节浮力的大小探究、计算,物体的沉浮,因此很关键。 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3、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感受浮力的存在,概括浮力的概念; 经历理论分析与实验观察过程,理解浮力的方向; 通过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再通过学习活动,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与责任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演示及理论推理,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科学探究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浮力概念的建立和浮力方向的理解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一、知识基础 二、心理特点 三、认知困难 1、掌握了液体压强的规律 2、会分析物体受力,并能利用力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初二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很感兴趣,喜欢动手实验,有较强的参与欲望 物理抽象思维还比较薄弱,对“浮力”存在一定感性认知,但认知比较片面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 探究实验法 活动体验法 探究学习法 演示实验法 教 学 观察分析法 观察归纳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流程 1、新课引入 找两位同学上台演示“跳动的乒乓球”实验引入课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引发思考 以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入手,自然引出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释,并且得到“受浮力”这一常识。 复习回顾,解释现象 利用之前所学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同时引出学生们的思考误区:只有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 先思考 动手操作,感受浮力 再通过实验去感受,证明自己的猜测。加深学生对浮力的认识,从而顺利得出浮力的概念。 2、新知学习 先利用理论分析,从受力平衡的角度得出浮力的方向 接着引出对“浮力方向竖直向上”的合理猜测,引导学生利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有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探究部分以学生分组操作为主,教师提供适当的引导,遵循了课标的要求,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条件,得出浮力的第一种计算方法。 提出疑问,引起思考 创设情境,先猜测现象, 再通过演示实验验证答案,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 先回忆液体压强的特点 分析物体在水中的受力情况 建立模型,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结合理论推导,放慢节奏,适当引导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浮力其实是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求浮力的第二种方法。经过这一系列活动,本节难点得以突破。 即学即用,与开头的实验呼应,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进一步加深了对难点的突破。 设置认知冲突,加深对浮力产生条件的思考与理解 链接浮力与液体压强以及重力,构建知识体系,为下一节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做铺垫。 应用知识迁移,结合生活实际,由液体的浮力想到气体同样会产生浮力,构建更完整的知识框架 3、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4、当堂练习 对浮力的概念辨析及浮力产生条件的深化巩固 强调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以生活中常见事物,强化理解浮力的产生条件。 练习对浮力的计算,强化称重法计算浮力 板书设计 10.2 认识浮力 一、浮力 1.定义: 2.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二、浮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