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23761

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281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 阡陌( xiān ) 豁然开朗( huó ) B.垂髫( tiáo ) 平旷(kuàng ) 怡然自乐( yí) C.邑人(yì ) 遂迷(suí ) 便要还家(yāo ) D.郡下(jùn ) 问津(jīng ) 诣太守(yì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异:名词活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B.复前行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C.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作动词,贫穷。 D.处处志之 志:名词,标记。 3.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C.便扶向路(沿,顺着) D.寻病终(寻找) 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下列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的现实。 6.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7.选出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田间道路,交通方便,能听到鸡鸣狗叫。 B.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C.田间小路,交通相错,鸡鸣狗叫听得见。 D.东西南北交通方便,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8.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身份,为故事的发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B.“初极狭,才通人”说明了桃花源非常不易被人发觉,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为下文叙述找寻桃花源却均未果作了铺垫。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村民的富足和他们的淳朴,与当时桃源外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对比。 D.最后,渔人带着人怎么找都找不到桃花源的所在,是因为他不讲信用,将桃花源的事告知了外面的人。如果他没有这么做,自己再去找寻,是能够找到的。 二、情景默写 9.默写。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不复出焉,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_____。 (3)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10.下面是根据《桃花源记》改编的课本剧,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渔夫:你们怎么会生活在这个世外桃源呢?(看一下外面的人) 老人:(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听上一辈人说① 渔夫:后来就一直在这里生活? 老人:是啊,都好长时间了 渔夫:难道你们就没有想过要离开吗? 妇人:②(拿着酒菜出来)离开?(笑了笑)我们在这里生活的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开(看着围在门前的其他人) 渔夫:唉,③不离开也好呀! (1)请在①补全台词。 (2)②处的人物举动体现出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特点? (3)③处渔人应该用什么语气说出这句话?为什么? 四、对比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