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38939

部编版语文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23页)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519973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编版,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多少深厚友谊,因诗词而长存 别董大 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激励! 赠汪伦 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是真挚!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牵挂! 向古今伟大的友谊致敬!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能够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能够抓住送别诗的意象,体会作者对朋友所抒发的深挚感情。 作者简介 李白,很熟悉了吧?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背景链接 本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 宣城,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诗人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接着诗意转为抒情,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以后的“他”会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不过,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班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读诗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zī)/去,萧萧/班马/鸣。 疏通文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诗意: 青翠山峦横亘在外城北面,明净河水绕着城东流过。 赏析: 首联交代送别地点和环境,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上句写远山,下句写近水。“青”“白”相对,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自然生动。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诗意: 此地一别,你就要像孤独的蓬草随风飞旋万里。 赏析: 颔联点明题旨,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他深切的关心。 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诗意: 游子行踪不定如同浮云,落日缓缓,似乎有所留恋。 赏析: 颈联即景抒情,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随风飘荡,象征友人行踪不定;夕阳徐徐而下,似不忍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比喻游子行踪不定。 比喻难舍之情。 默写常考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意: 挥手从此离去,连座下的马,也因离别而萧萧悲鸣。 赏析: 尾联写告别。诗人只写了两匹马临别时萧萧长鸣的动人场景。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班马”的嘶鸣衬托了离愁别绪,突出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 从此离去。兹,此 离群的马。 马嘶叫声。 问题探究 1.作者围绕送别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 青山、北郭、白水、东城、孤蓬、浮云、落日、班马、萧萧马鸣 “青山、北郭、白水、东城”点明了送别的地点,诗人将友人已经送到了城外,很远他们仍不愿分离,体现友情之深。 “孤蓬”中的“蓬”指蓬草,它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落日”一句,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