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4640

江苏省射阳外国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2161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苏省,射阳,外国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
  • cover
化学部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计3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粮食酿酒 C.铜绿形成 D.火箭点火 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到硫酸铜溶液有红色的铜附着铁表面。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3.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1:8; B.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是化学方法 C.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 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4.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5. 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人的健康非常重要,人类需要补充下列那一种物质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A. 葡萄糖酸钙 B. 蛋白质 C. 葡萄糖酸锌 D. 蔬菜 6.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7.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8. 把金属X放入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人MgCl2溶液中无现象。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Mg、X、Cu B. Cu、X、Mg C. Mg、Cu、X D.X、Mg、Cu 10. 根据下列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所作出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微粒共能表示3种元素 B. 图中表示的粒子属阴离子是③ C. 图中①、②两种微粒可构成A2B2型分子 D. 图中②和③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测定稀醋酸的pH时,将pH试纸润湿 B.将5克的某物质投入到95克的水中,形成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C.某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11.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砝码缺损,会导致结果偏大。 C.称量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左盘中称量 D.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19 12. 饮料中的水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有关丁酸乙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丁酸乙酯是一种氧化物 B. 丁酸乙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 丁酸乙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CO2(CO):在氧气中点燃 C.H2(HCl、H2O):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KNO3(K2SO4):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14. 某化合物38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64g二氧化硫,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g C.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氧、硫三种元素 D. 该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碳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为2:1 15.下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0分。 16. (8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下表为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