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6199

14-15学年【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4份)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08270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4-15,4份,经济发展,区域,第四章,课件
    课件29张PPT。东北地区范围东北地区包括: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东北地区特点东北地区地位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期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地形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 西部高原 周围山地环绕农业生产类型:多种经营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林牧业高原—畜牧业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土壤黑土和黑钙土广布,河湖众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为什么?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可缓解春旱,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思维活动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后来变为“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 棉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材料三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表示:具有年产36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的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分布示意图(1)“北大荒”农垦区冬春季常有6~8级大风,分析该地区冬春季多大风的原因。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4)“北大荒”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与南方的商品粮基地比较,“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有哪些? (5)“北大仓”走向“北大商”主要靠什么?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时间长;地形较平坦;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高低纬度间气压差大。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北大荒”:热量。“西大荒”:水源平原面积广大,耕地连片,便于机械化耕作;黑土肥沃;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加大科技投入,面向国内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为农业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林业 和特产区林业 和特产区畜牧业区畜牧 业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降水量相差不大,但选择的农业类型却有所区别,原因是什么?松嫩平原耕作农业和畜牧业均有分布,而三江平原只有耕作业,这是因为三江平原上有多条河流汇合,低洼过湿,不适合牧草的生长和牧业的发展。通过对沼泽的整治和改造,三江平原可以成为优质的粮食作物生产基地思维活动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2)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和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10℃积温自南向北、从平原向山区递减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4)东北地区可划分为哪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