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8467

【历史】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必修3)课件2(共13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9711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13张,课件,必修,岳麓,历史,百家争鸣
  • cover
课件13张PPT。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一、孟子、荀子和儒家1、孟 子 主要思想:(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A、尊王贱霸 B、重民(2)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3)“养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影 响: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 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2、荀 子 主要思想:(1) “明天人之分” “制天命而用之”(2)“性恶论”(3)礼法并施,王霸兼用,但以王道为主影 响: 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二、墨子和墨家 1、墨家学派组织严密:成员成为墨者,领导人成为巨(钜)子。是侠客的渊源。2、墨子的思想(1)主张“兼爱”、“非攻”(2)主张“尚贤”“尚同”政治思想(3)承认上天,鬼神的存在———哲学思想(4)提倡“尚力”、“节用”、“节葬”3、墨子思想的影响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 战国后,不再受人们重视。(1)“齐物”(2)逍遥的人生态度 (“无所恃”)(3)天与人“不相胜”3、庄子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文学、美学4、庄子思想的影响三、生命的超越———庄子和道家1、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今商丘)人,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2、庄子的主要思想四、韩非与法家1、韩非的思想(1)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是古非今”。2、韩非思想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五、吴起、孙膑和兵家1、吴起 军事思想(1)”文德“与”武备“兼重(2)主张”教戒为先“2、孙膑军事思想: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吴起和孙膑都受到《孙子兵法》的影响六、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儒家学说 道家学说 法家学说——— 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孟 子 的 重 义 轻 利 思 想前后贯通: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孟子提倡“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重义轻利。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义轻利:生 死 皆 逍 遥庄子继承老子“道”的思想得道的方法为提高修养,提高修养则要通过“逍遥”的生活方式。逍遥:对待任何事物采用旁观,超然的态度,过 虚无的生活,希望绝对的自由“无所恃”。比如: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逍遥”思想反映了 没落贵族的消极思想。《孙子兵法》 孙武所著。 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成29种文字。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其最高境界为:“不战而驱人之兵”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 《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中国阴谋诡计大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