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68811

【历史】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岳麓版必修3) 课件2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1129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建设,课件,必修,岳麓,新文化,社会主义
  • cover
课件32张PPT。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问题的提出百年以来关于中学与西学的争论 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体用之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思潮:废科举、学西学、确立君主立宪 民主革命思潮: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引进“德先生”“赛先生”、提出“打倒孔家店” 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 问题的提出现代关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争论 文革: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八十年代:全盘西化 当代:复兴儒学,甚至提议定儒教为国教新文化运动中关于“打倒孔家店”的言论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已属人之奴隶道德也。 ———陈独秀(1916年1月《新青年》)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文革期间对孔子与儒家的批判1966年11月23日造反派纵火烧毁孔庙文物红卫兵破“四旧”。孔庙大成殿明代彩塑孔子像被挖眼、扒心、身上贴满标语文革期间对孔子与儒家的批判 在山东曲阜孔庙内召开的“批林批孔现场会” 问题探讨(一)如何全面看待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现在我们提倡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是否意味着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是错误的? “文革”期间,红卫兵到处砸孔庙,后来又开展批判“孔老二”运动,是否也可以称为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 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是优秀遗产?哪些是糟粕?一、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一:传统文化(一)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至今还在发生影响,含有一定的活力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具有延续性(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②博大、开放、汇聚百川; ③优劣融于一体。(三)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 ①源远流长,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近代以来,在向工业文明、现代化迈进过程中,传统文化表现出诸多不能适应的滞后之处。 (四)传统文化的构成: 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还包括法家、墨家、兵家、道教和和佛教等。(五)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遗产: 1、思想道德方面的优秀传统: ①中华文化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奋的精神意志; ②提倡天下大同、强调个人对集体、国家应尽的义务、责任,鼓舞人们向心凝聚、忠于民族、爱国、克己奉公等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强调身心和谐、天人协调(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贵和尚(社会关系的和谐中庸的处世思想)等。 2、社会制度中的优秀成分: ①行政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 ②相对先进和公平的选官制度(科举选官制度) ③官员的政治修养、个人修养及其施政之道等。 3、其它方面: ①法家、道家、墨家、兵家、佛教、明末清初带有启蒙性质的思潮等文化遗产中也有丰富的智慧和经验。 ②王充等批判和质疑精神,明清之际先进知识分子宣传的断义逐利,经世致用以及革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精华 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糟粕 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