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一、单项选择题 1.十九大提出,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①外出就餐适当点餐,多余饭菜打包带走 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升级设备净化废气 ③低碳出行公交出行,近途多走路多骑车 ④理性消费合理消费,选购节能环保家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3年5月,烟台大学7名保洁员自发捡食学生们馒头、油条、米饭等剩饭剩菜。他们的举动触动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烟大师生的内心,学生剩饭情况从此几乎杜绝,真正落实了“光盘行动”。对7名保洁员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 ③不利于促进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特别的贡献。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他们的贡献在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增加资源数量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5.陆域狭小、资源短缺的浙江,拥有的海岛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的蕴藏量却均居全国前列。因此,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有利于浙江 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因地制宜,海陆互补④增加资源总量,扩大海域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的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 ) 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我们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7.下列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 C.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8.千岛湖配水工程使杭州城市供水格局转变为千岛湖、钱塘江等多水源供水,这一重大民生工程( ) A.缓解了杭州城区供水的多重压力 B.践行了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C.解决了杭州城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D.改变了杭州水资源空间分布 9.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深入,杭州将建成全国首个体验式垃圾分类实践基地,在这座基地中,可看到一个废弃易拉罐经过拆解、分类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艺术品的全过程。这个过程( ) A.可以缓解资源短缺局面 B.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C.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利用资源 D.保护环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 日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5~2016年度调水顺利结束,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8座大中城市,4000多万居民喝上了长江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0.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布不均衡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 1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 B.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调水起点是丹江口水库 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12.据估测,我国各大外卖平台每日的订单总量已经超过5000万单。假设每个订单只用一个塑料袋和一个塑料餐盒,各订餐平台每天产生的废弃塑料面积达300万平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