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98311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16张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462632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3.1,超前,思维,含义,特征,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观看视频,简要概括《“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重点举措 思考:我国作出上述规划的依据和意义 1.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判断:超前思维就是对未来的推理和想象,可以脱离现状、信马由缰。 2.超前思维的含义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 例如:国家制定发展规划,个人筹划学习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 探究与分享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请结合生活实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病症显现出来再治疗已经晚了一步;安身立命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好先手棋。《老子》中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3.超前思维的表现:先知先觉 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 而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讨论: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先知先觉”?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4.超前思维的思想条件: 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超前意识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 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 “疑”既有对答案确定性的怀疑,也有对答案正确与否的质疑。 “疑”是“问”的前提,有“疑”才会追问。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超前意识 P115 探究与分享 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 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 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回顾邓小平当初的设想,谈谈他的思维方式具有什么特点。 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 1.探索性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都体现了超前思维不局限于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并对未来进行积极探索。 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 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 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2.预测性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例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力量大为削弱。在秋收起义后不久,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面对这种悲观的论调,毛泽东鲜明地提出:“星星之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