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的课时内容《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的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中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并会运用进率进行换算。 2.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知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会用进率进行换算。 2.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四、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较活跃,想像丰富,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对数学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索、交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探究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和猜想验证法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学法上,学生自主探索、操作验证、合作交流、质疑问难,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计量单位 2.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1.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 10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这节课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揭示课题)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谈话: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分米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 (2)问:你算出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的答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怎样会有两种答案的呢? 组织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上讲台比一比他们手中的纸片的大小。小组里同学也互相比比手中的纸片的大小。 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一种量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另一种量的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3)谈话: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面积单位的换算。 老师:我们知道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现在让我们用它来计算一些问题。 老师提问:一块彩色地板砖的面积是9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甲: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所以9平方分米=900平方厘米。 老师提问:一块长方形的展板面积是5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学生乙:因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所以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老师提问:7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学生丙:因为100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