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0890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一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248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 cover
科学七年级(下)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冬天里教室里人很多,时间一长往往在玻璃窗的玻璃表面覆盖一层水,这是水的哪个过程造成的 ( ) A、蒸发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3.在科学实验中,所需药品取用都有一定的工具,取用块状固体药品,通常用( ) A、镊子 B、药匙 C、纸槽 D、用手拿 4.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植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部位是( ) A、茎 B、叶 C、顶芽 D、风干的种子 5.某同学在使用天平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他应如何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 A、调节游码 B、调节右边螺旋向右 C、调节左边螺旋向外 D、增加砝码 6.市场上买来的无水酒精是否含有水分,可用下列哪种物质检验( ) A、水合硫酸铜 B、白色硫酸铜粉未 C、水合氯化钴 D、以上都可以用 7.下列物质不是溶液的是( ) A、蔗糖水 B、生理盐水 C、牛奶 D、碘酒 8.用吸管能将瓶中的饮料吸进嘴里,这是因为( ) A、嘴对饮料有向上的作用力 B、嘴对饮料有吸引力 C、嘴对饮料的吸力大于饮料的重力 D、嘴吸掉了吸管中的部分空气,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 9.下列物质中,属于光合作用原料的是( ) A、氢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氧气 10.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作物时,向温室中施放适量二气化碳,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而死,从而有效地防止植物病害虫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施放二氧化碳可避免火灾 C、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施放二氧化碳可控制温室中的温度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促进植物的生长。 11.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爱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12.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氮气和氧气,利用了它们的( ) A、颜色不同 B、沸点不同 C、凝固 D、密度不同 13.催化剂经过化学反应后( ) A、质量减少 B、化学性质改变 C、质量减少、化学性质不变 D、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14.有关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说法错识的是( ) A、都会发光、发热 B、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 C、都会放出热量 D、它们的现象各不相同 15.如图是冰的熔化曲线,下面有关该图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BC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CD段呈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16.200C时36克食盐加入100克水 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400C时63.3克硝酸钾加入100克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食盐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A、食盐溶解度大 B、硝酸钾溶解度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7.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00C、标准大气压下)和溶解度(200C、101千帕条件),实验室要收集氯化氢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氯化氢 密度(g/cm3) 0.00143 0.00198 0.00164 溶解度(g) 0.0489 1.713 507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 18.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们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有:( )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嗅觉、冷觉 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听觉、味觉 19.在明亮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应该选用( ) A、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B、小光圈,凹面反光镜 C、大光圈,平面反光镜 D、小光圈,平面反光镜 20.小明的爷爷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装片时 ,正当他看清高倍镜下的物像时,小明也争着看,但他看到的像却有点模糊,通过操作,小明看到了清晰的物像,他的操作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