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39547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中考第二次调研检测语文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406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中考,第二次
  • cover
机密★启用前 2023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检测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命题人:魏仁 审题人:周洪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 卑劣(liè) 蛮横(hēng) 浩劫(jié) 挑拨离间(jiàn) B. 瞭望(liáo) 抉择(jué) 膏药(gāo) 强词夺理(qiǎng) C. 拙劣(zhuō) 襁褓(bǎo) 萦绕(yíng) 行将就木(xíng) D. 棱角(léng) 推搡(sāng)驰骋(chěng) 纷至沓来(tà)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B. 壶口瀑布以“中国第一瀑”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C. 听到那种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D. 一滴水,洁白的云,美丽的丽江古城,眼前的一切惟妙惟肖。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B.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持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C.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听了都悲愤痛恨。 D. 节目受到观众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4.对下面这段文字的排序,最恰当、合理的是 ①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 ②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 ③背后是雕龙屏。 ④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 ⑤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A.②⑤①③④ B.④①③②⑤ C.①③⑤④② D.④③①②⑤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 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 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第6-7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临江仙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6.下面对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景物特点。 B.下片一反上片的欢聚融洽,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 C.“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7.这首词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相统一,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8-10小题。(共10分)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