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41315

2023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二轮练习题 金属(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4977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中考,化学,改版,2013,二轮
  • cover
2023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二轮练习题--金属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组成物质的元素:氧元素———O B.构成物质的微粒:铝离子——— C.物质组成的表示:碳酸钠——— D.化学反应方程式:铁和盐酸反——— 2.有X、Y、Z三种金属,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减少并放出气体,X、Z无变化;把X、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Y、Z B.Y、Z 、X C.Y、X 、Z D.Z、Y、X 3.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主要操作 A Cu(Fe)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B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C 水(泥沙) 过滤 D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4.用两段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分别和足量的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容器中压强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a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大 B.开始时压强迅速增大的原因和反应放热有关 C.曲线a中A点压强最大,表明此时反应已结束 D.反应结束后两实验中产生氢气质量相等 5.某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3O;③两个铁离子:2Fe2+;④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⑤一个镁离子:Mg2+。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一定减小 C.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7.下列有关金属及其材料的知识错误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工业上利用高炉设备可以炼出纯铁 C.可通过回收废旧金属来节约金属资源 D.人类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与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无关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跟活泼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氢气 B.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置换后面的金属 C.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置换反应不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 9.暖宝宝的主要成分有铁粉,主要是因为铁 A.会锈蚀 B.具有延展性 C.具有导电性 D.具有导热性 10.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划出刻痕,说明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 B.乙实验:温度计的示数减小,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 C.丙实验: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说明 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丁实验:向小罐中迅速打气,观察到软塑料盖被冲飞,说明粉尘也能引起爆炸 11.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也由此可推出灭火的方法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u(Fe) 用磁铁将铁粉吸走 B CO(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ZnCl 2(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铁粉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__。 (2)食醋所含醋酸的化学式是_____。 (3)3SO2_____。 (4)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红磷与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