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41373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二轮复习题-酸和碱(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2189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二轮,习题
  • cover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二轮复习题-酸和碱 一、单选题 1.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6.6-7.1) B.血浆(pH:7.35-7.45) C.胆汁(pH:7.1-7.3) D.胃液(pH:0.9-1.5) 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uO (C) 空气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NaCl溶液(盐酸) 过量的NaOH溶液 用玻璃棒搅拌 C Cu (AgNO3固体) 水 溶解、静置过滤、洗涤干燥 D NH3 (H2O) 浓硫酸 洗气 A.A B.B C.C D.D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图像 实验设计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在密闭容器中用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的稀盐酸与足量的镁、铝、锌、铁反应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饱和石灰水 A.A B.B C.C D.D 4.针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 酒精分子分解了 B 变瘪乒乓球放热水中鼓起 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都变大 C 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 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5.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D.氢氧化钠会潮解 6.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干燥气体 B.测量溶液的pH C.称量固体 D.稀释浓硫酸 7.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是因为CuSO4遇H2O转化为CuSO4·5H2O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 D.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放入稀盐酸中 有气泡冒出,液体温度升高 B.小木条蘸有少量浓硫酸 小木条变成黑色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浅绿色沉淀 D.烧碱固体放入水中 迅速溶解,温度升高 9.镁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表面易被氧化(氧化的表面用稀硫酸处理时不产生气体)。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将一定量镁条放入图1的小试管中,倒入足量的稀硫酸,试管口有“白雾”产生。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白雾”说明镁与稀硫酸反应时放出热量 B.点燃图1试管口产生的气体,可能无法持续燃烧 C.图2“0→a”段不产生氢气说明镁表面的氧化膜没有除去 D.图2“b→c→d”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是因为溶液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1.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用水浇灌庄稼 B.不锈钢用于制餐具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氧气用于光合作用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往试管内加粉末状药品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pH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pH变化曲线。 (1)X是哪种溶液?_____。 (2)设计实验,验证c点溶液的酸碱性_____。 14.自制酸碱指示剂,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常见物质酸碱性,并用pH试纸来测定不同酸碱性溶液的pH: 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 蒸榴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