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43787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8330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七年级,期中
  • cover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如图是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士族衰落 民族交融 北强南弱 渴望和平 杨坚建国 A.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B.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C. 隋统一全国的背景 D. 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2. 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公元六世纪初期 B. 公元六世纪末期 C. 公元五世纪初期 D. 公元五世纪末期 3. “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办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这一办法是指采用(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日益加强,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显著进步。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是(  ) A. 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 消除了南北之间的差异 C. 奠定了隋唐统一的基础 D. 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5.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 A. 江南地区的开发 B. 运输工具的改进 C. 劳动人民的智慧 D. 计算能力的提高 6. 自古帝王大多好奢侈,但也有例外。下面哪一位帝王厉行节俭(  ) A. 隋炀帝 B. 隋文帝 C. 唐玄宗 D. 宋太宗 7. “张公出,丝路兴,文明传。……大业(年号)始,东都建,运河开。”材料中的“东都建,运河开”与哪位皇帝有关联?(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宋高祖 8. 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大运河),……”。你认为他的观点(  ) A. 辩证的观点 B. 积极的观点 C. 消极的观点 D. 片面的观点 9. “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宋璟 10. 如图史料可用于佐证唐朝(  ) A. 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高 B. 文学艺术灿烂,科学技术发达 C. 商品经济兴盛,中外交流频繁 D. 体育活动丰富,社会风气开放 11. 唐朝诗人元稹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C. 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D. 民族交融,相互学习 12.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下列能印证该观点的有(  ) ①文景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开元盛世 ④康乾盛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隋、唐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曾发挥过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下列发生于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唐蕃和亲 D. “遣唐使”来华 14. 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丝织工艺的精湛 C. 垦田面积的扩大 D. 长安商业的繁荣 15. 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李商隐 D. 杜牧 16. 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唐初 贞观十三年 高宗永徽元年 武周神龙元年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天宝十三年 200 304 380 615 841 906.9 A. 社会风气开放 B. 民族交融 C. 中外交往频繁 D. 经济发展 17. 诗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风貌,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