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46812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必修1 5-2《数据的采集》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402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中,信息技术,教版,必修,数据的采集,教学设计
  • cover
课程题目:5.2数据的采集 一、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本小节内容是在5.1认识大数据的基础上,学生将了解,并实践采集大数据的几种方法,同时对于采集到数据的后续存储和保护,进行介绍和引导学习,保证日后在工作生活中,学生有基本的数据安全意识,保护国家的安全。 结构分析:本小节是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的承上启下章节,了解大数据以后,必然要通过机器大量采集数据以后,后面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才有资源素材。 课程案例调整:为了让学生对采集法有更直观的体验,将通过各种类似例子的展示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大数据时代下采集数据的抽象过程和非凡效率。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高一年级学生 学生知识情况:初步感知“大数据”大量、多样、低价值密度、高速的“4V”特征,但由于以往并未接触“爬虫”等采集方法,大部分学生难以想象机器采集的效率,更加不知道获得大量数据以后存储、保护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综合情况:对信息技术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能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勇于挑战。 三、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①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数字化工具,具备安全意识。②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意识地使用新技术处理信息。 计算思维:根据给定的任务需求,明确要解决问题需要选用适当的数字化工具或方法获取数据,并迁移到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信息社会责任:①在信息活动中,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尊重和保护个人及他人的隐私。②采用简单的技术手段,保护数据、信息以及信息设备的安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运用系统日志、网络数据、其他数据采集法采集数据,并安全保护存储。 过程与方法:学习采集数据的三种方法及了解数据存储、保护的技术特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高效采集数据的成就感,并注重树立信息数据的安全意识,为以后步入社会掌握或处理大量数据时,筑下安全底线。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数据采集法的理解、运用,学习阅读网页关键项目代码。 教学难点:将网络数据千变万化,难以用一套代码采集各网页数据,需要不断修改。 五、教法及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学法:学思结合、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3-5分钟) 温故知新:回忆大数据的特征。并提出问题:如何收集大数据? 展示案1:联合收割机收割粮食的效率,和以前刀耕火种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实际问题,如何选取适当工具。 思考大数据的“4V”特征。 思考人工收割和联合收割机有什么区别? 分析两种方式除了速度不同以外,还有什么关键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出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如何信息传递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学习兴趣。 二、 初步体验三种采集方法 揭示原理 (10-15分钟) 演示系统日志采集法; 演示网络数据采集法 安装xampp搭造运行环境 运行默认代码,提取网页数据; 说明其他数据采集法,并介绍伊朗浓缩铀提炼设备遭受的冲击波病毒事件; 学生跟随老师的指令体验导出大量数据的操作; 学生跟随老师的指令安装xampp,并运行范例代码,查看“爬虫”爬取的数据; 学生思考,假如我有病毒要植入敌人设备,该如何设计? 学生思考问题,2人一组,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方式,并表达思想。 让学生了解日志,懂得日志的作用,多知道一个发现问题的渠道; 体验快速采集数据的快感,一个回车300条数据自动保存; 感受数据安全性的差异,为什么我国“两弹一星”要去戈壁荒漠?为下一部分,数据的存储和保护做铺垫。 三、 数据的存储 和保护 (15-20分钟) 引导学生从伊朗的案例中分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