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7399

【零距离突破】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之高频考点“讲 练 测”:二、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5120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制度,选官,中国,古代,零距离,考点
  • cover
 高频考点2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K 一、演变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二、趋势 1.由以门第、族望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2.由地方评议的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公开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 3.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4.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的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项愚民政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三、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内来。 四、作用 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 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认识 1.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 巩固统治,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考试和选官制度。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德才与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着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2.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各种弊端日益显露。我们对其作用必须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 3.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 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 核心提示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选拔 形式上看,一般都是经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组织程序,从地方到中央;从选拔标准来看,经历了从重孝廉到重门第再到重才学的过程,标准逐步统一;从本质上看,成为加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 【典型例题】 以下历代有关选拔官员方式与对应的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理解和历史阐释能力,考查的知识点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授爵制 是按军功选拔官员;汉代察举制是按品行、才德评定;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是按门第声望划定等级进行选拔;隋唐科举制开科考之先河,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所以综合可知,本题应选D项。 【典型错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 较归纳、知识迁移的能力,有一定难度。一些考生可能因不清楚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过程或选拔标准、依据,容易出现胡选和乱选的现象,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加强对史实的准确记忆能力。 【答案】 D 题后反思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的重要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在社会呼吁公平、公正,“考碗”之风日盛的今天,选官制度尤其显得重要,在今后复习中要特别关注。命题的角度往往以科举制度的内容、作用入手,考查其历史进步性;可以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联合考查古代选官制度沿革、特点及其评价。同时,考生还应结合世界史上的其他国家的选官制度进行横向联系,以此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K 一、汉朝察举制 1.以孝廉最多,注重品德,以官举士,自下而上。 2.乡举里选,容易被官僚家族所支配。 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世家大族子弟依靠世家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