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平面镜成像特点 学科 物理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二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例举实例,能说出生活中的平面镜。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现象。(物理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初步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科学思维) 4.通过作图,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科学思维) 5.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会提出问题,有猜想的意识,会用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会画出实验表格,(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6.会利用平面镜特点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相关问题(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与责任) 7.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与责任) 8.通过了解平面镜的应用,能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 的意识。(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重点:像的位置;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像的大小。 教学难点: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 虚像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 例举日常生活现象 《木兰辞》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概念】 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而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 【疑问】 生活中,当我们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自己的像如何变? 以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入新课,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 (二) 新课教学 探究1: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对比 实验效果 引导学生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探究2:像高与物高的关系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探究3:像的高度跟物距的关系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探究4:像能否否呈现在光屏上 实验探究 讲解虚像 用光的反射解释虚像的形成 总结 应用 练习 【问题】 1.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 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 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探究1】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活动1】 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操作: 1.转动平面镜,确定不了像的位置。 2.利用平板玻璃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解释】 平板玻璃既可以反射光也可以透光 【活动2】 平板玻璃的选取 实验操作:1.透明薄玻璃板的成像效果 2.茶色厚玻璃板的成像效果 3.茶色薄玻璃板的成像效果 茶色薄玻璃 透明薄玻璃 茶色厚玻璃 【问题】 如何更准确地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视频】 引导学生具体操作: 1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茶色薄玻璃板与桌面垂直放置。 2.点燃蜡烛A,放到茶色平板玻璃前适当的位置。 3.尝试用不同的蜡烛在平板玻璃的另一侧,多个角度进行观 察,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就可以确定蜡烛A像的位 置了 【活动3】 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白纸、薄玻璃板、蜡烛、刻度尺 【实验视频】 引导学生实验操作 1.摆好实验装置, 2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保持蜡烛的高度不变。多次改变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物体 到平面镜的距离, 4.找到像并分别测量每一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记录 记录数据: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1012141618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51012141618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概念】 1. 物距: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用字母u来表示。 2. 像距: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称。用字母v来表示。 (像距等于物距) 【探究2】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高度跟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 【实验视频】 引导学生实验操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