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77905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上期寒假作业(四)(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6909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作业,学生,上期,寒假,化学
    2022—2023学年上期寒假作业(四) 九 年 级 化 学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Cl—35.5,Fe—56 ,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煤的燃烧 B.纺纱织布 C.矿石粉碎 D.铁水铸锅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A.验满二氧化碳 B.加热液体 C.液体体积读数 D.滴加液体 3. 下列各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 )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B ) A. 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B.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 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5.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C ) A.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 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D. 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6. 2019年5月30日,中国石墨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 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 B.石墨烯是一种单质 C. 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D. 石墨烯具有导热性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8.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取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再放入少量活性炭,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是( D ) A.先变蓝再变紫 B. 先变红再变紫 C.先变红再变蓝 D. 先变红再变为无色 9. 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将5g铁和5g铜混合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g硫和6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l0g D.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下列各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D ) A. 氧化钙 生石灰 B. 硫酸铜晶体 胆矾 CuSO4.5H2O C. 汞 水银 Hg D. 乙醇 酒精 11.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C )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B.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C.CO和C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D.高锰酸钾制O2和实验室制取CO2可以使用相同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2. 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石棉网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B.实验时,冷凝管应适当倾斜,其进、出水方向是:b进a出 C.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 D.温度计在实验中经常使用,图中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13.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B )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4.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28.8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通入CO足量,反应完全后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8.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C.根据实验数据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