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83323

第四部分 古代世界 综合提升(四) 学案(含解析)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新教材浙江专用)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12237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高考,浙江,教材,新教材,历史
    综合提升(四) 一、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点 1.多样性的表现 (1)古代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凭借大河流域灌溉之利,发展农业生产,产生了国家,创造了文字,形成各具魅力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明的源头。 (2)美洲大陆在相对孤立的条件下,形成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个印第安文化中心,丰富了人类文明。 (3)希腊城邦民主制、精彩纷呈的艺术文化成果以及罗马法制为欧洲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4)随着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形成以庄园经济、附庸采邑制和基督教信仰为基本特征的封建社会。 (5)古代世界基本上处于各地区独立发展为主的区域文明阶段,文明起源多元性、文明发展多样性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2.统一性 (1)这个统一性是指具有共同的本质。如不同地区的人类,都有基本的物质(衣、食、住、行等)、精神生活(文字、文学、思想、艺术等)的需要,但是,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中是有差异的,即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是多样性的本质和依据。 (2)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成果,形成自身的文明特点,逐渐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针对训练1 (2022·惠州模考)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世界各地文化是多样的且独立发展 B.不同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 C.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D.区域文化的发展是与其他区域交流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独立发展”不是阿拉伯文明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区域文化的发展主要靠自身条件,排除。 针对训练2 (2023·淄博质量检测)古希腊人经常遇到人多地少的挑战,这迫使他们一方面不断向海外移民,一方面因地制宜,利用山区矿藏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建筑、美术、日用陶器等工商业;而生活在美洲的阿兹特克人为解决人地矛盾则发明了“浮动园地”,至今还在使用。上述史实可以说明(  ) A.古代文明各自封闭独立发展 B.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C.农业产生是文明出现的前提 D.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多元性和统一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世界不同的地域,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做着几乎同性质的探索,说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多元性和统一性,D项正确;古代文明各自封闭独立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农业产生是文明出现的前提,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二、古代东西方奴隶制文明的比较 文明区域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西方文明 典型代表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发源地区 大河流域 地中海沿岸 文明基础 发达的农业 繁荣的工商业、航海业 文明类型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对外交往 很少 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基本特征 经济上:农业文明。 政治上:中央集权 经济上:商品经济、海外贸易发达。 政治上:民主政治 特点 封闭型 开放型 针对训练3 (2022·大连质量检测)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另据史书记载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B.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C.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D.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