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91407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7 分与合 第2课时 6、7的分与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778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 cover
第2课时 6、7的分与合 教材第36~37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探索6、7的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气球、点子图、7个图片。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白菜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同学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提问: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6页主题图旁边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让学生回答填空的同容。教师总结板书: 设计意图 用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气球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三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找到每种分法有几种说法,这些都是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的,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很好地鼓励了学生在自我尝试中主动学习。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提问:玉米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又那么聪明,就出了一个问题来考考你们。老师手里有7个○,你能把○分成两堆吗?有几种分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6页“试一试”的空格里。(板书:7的组成) 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设计意图 将7的分与合的教学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分一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指名板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同时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学习的结果。 三、拓展巩固。 1.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奖励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 2.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对口令游戏:师生玩6的对口令,然后同桌之间玩7的对口令。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富有情趣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6、7的分与合。 4.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刚才小朋友们玩得真不错,老师要奖励大家吃螃蟹,怎么吃呢?学生仔细看教材第37页第4题,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两个数,或者把螃蟹身上的两个数合成一个数,谁就能吃到螃蟹。看谁吃得多?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想想做做”中的题是6、7的分与合的巩固练习,教师把这些题以活动、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对口令、吃螃蟹,进一步加强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口令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5题。 仔细观察,数一数每一层各有几根木头。你们发现木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哪两层的木头合起来是6根?哪两层的木头合起来是7根? 设计意图 通过对6和7的分与合的理解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发现木头的排列规律。 6、7的分与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