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79142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8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6课时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573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加法,减法,得数,6课时,苏教版,小学
  • cover
第6课时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 1.让学生经历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获得一些成功体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1.能正确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2.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情境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复习准备,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游戏快速抢答。 4+2= 7-3= 7-5= 7-4= 2+5= 6-4= 1+6= 6-5= 3+3= 7-6= 3+4= 7-1=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复习6、7的加减法,既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又可以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二、主动探究,理解新知。 1.出示游泳活动的情境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 学生交流。 (板书:5+3=) (2)还有其他算法吗? (板书:3+5=) 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使学生得出结论: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3)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8-3=)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吗?怎样列式? (板书:8-5=) 设计意图 面对一个新知识,首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去探索、去相互交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提问: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3)集体订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4)教师小结:(水中的5个小朋友加上岸的3个小朋友一共是8个小朋友,等等) 5.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从“一图两式”自然地过渡到“一图四式”,让学生体会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四道算式,从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三、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教材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2)集体订正: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2.教材第59页第2题为什么只列出两道算式? 3.游戏巩固。 (1)帮帮小熊。(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8,说明:小熊遇到难题了,看它多着急啊! 你能帮帮小熊吗? 同桌一起用数字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算式。 (2)旋转木马。 在旋转木马的音乐声中出示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同桌相互交流。 (3)放鞭炮。 用卡片逐个出示数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5题算式,指名口答。如回答对,其他学生发“嘭、啪”声;如回答错,则发“嗤”声。 设计意图 根据小学生学习持久性较差的特点,创设形式活泼、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 4.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小组合作探讨:根据图意,你还能列出多少道算式?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5+3= 8-3= 3+5= 8-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