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01862

2023学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10)(含解析)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1326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学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
  • cover
2023学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开创之功是不言而喻的。司马迁网罗搜集天下散失的旧闻,对历代帝王兴衰的因果溯源察终。记事上起轩辕,下至于汉,著十二本纪;按世系、国别等类别加以排列而作十表;记述礼乐变革、律历改易、兵法权谋、天人关系等,作八书;记录辅弼股肱之臣的忠信行道,作三十世家;记录普通人仗义而行,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全书总计一百三十篇,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 《史记》每篇人物传记末尾都有司马迁的论赞。这些评论,既是太史公的一家之言,也是人物传记的灵魂,更体现了司马迁对于人情、人性特点以及历史发展变化规律的深沉思考。这“一家之言”既表现为他在每篇之末的赞语中对前人观点或世俗评价的不盲从,也表现为他编排人物传记时的独树一帜。在对传主进行评论时,司马迁从不轻易对前人观点随声附和,而是冷静地加以辨析,甚至犀利地予以批判。 对于自己颇为崇敬的大英雄项羽,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篇末论赞中充分肯定他的功业,也犀利地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反驳了项羽的天命论:项羽舍弃关中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他自夸战功,一意孤行却不肯师法古人,想成就霸业却只靠武力征伐,结果五年之间身死国灭,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大错特错;而他竞用“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这话来为自己开脱,令人叹息。 《伍子胥列传》的论赞,简直是司马迁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的典型:假使伍子胥追随父亲伍奢一起赴死,那性命就和蝼蚁无异。当伍子胥在江边面临困窘危难之时,在逃亡路上沿途乞讨之时,家仇国恨提醒他克制忍耐,终于在吴国成就功名。不是性情刚烈的大丈夫,谁能达到这种地步呢?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的人生选择,与司马迁忍受腐刑、以求完成传世史著的抱负,从心理动机、价值态度方面看,何其相似!这些传主的生命轨迹,正是司马迁借以探讨历史和人生的载体。 《史记》的人物传记在编排上也不落窠臼。如“本纪”原为历代帝王的传记,其中却有《项羽本纪》和《吕太后本纪》,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是这样解释的:秦失其道,豪桀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惠之早霣(yǔn),诸吕不台;崇彊禄、产,诸侯谋之;杀隐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祸,作吕太后本纪第九。可见,太史公为人物立传的依据不是名号———项羽没有当过皇帝,惠帝虽登基但大权握在吕氏手中———而是其历史影响。同样的例子还有:起义军领袖陈涉、儒家大师孔子被列入王侯家史的“世家”系列,成为无冕之王;不登大雅之堂的游侠、刺客、商人被列入群星闪耀的“列传”中,在历史上有了一席之地;除了一些好官被列入“循吏列传”引人崇敬之外,一些暴虐酷烈的官吏也被载入“酷吏列传”,令人触目惊心。正是这些原因,历代评论者无论对《史记》赞赏与否,都不得不承认它是一部奇书。 今人品评司马迁、品读《史记》,往往能从中获得很大的启发。司马迁能成为一代良史,写就史家之绝唱,绝非偶然,而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家传和师承的广博才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漫游经历,刚烈正直、发愤著书的个人意志,慧眼如炬、理性冷静的远见卓识等。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班固大力称扬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实事求是,乘笔直书,这是中国古代史官的良知底线,是他们赢得尊重的原因。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它让我们明智,让我们更好地去走未来的路。司马迁以及其他一些良史,给了我们读史明智的机会。 (摘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