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0454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 课件 (共21张PPT)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9144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月,PPT,21张,课件,天山,编版
  • cover
(课件网) 七月的天山 同学们,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作者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 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 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 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 地了。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 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 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 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戈壁 白缎 山涧 飞泻 洄水窝 饮马 清澈 斑斓 鳞光 白皑皑 枝丫 幽静 萦绕 矫健 马鞍 认读生词 1.初读例文 思考:作者写了天山什么季节的景色? 2.细读例文 作者是怎样描写《七月的天山》的 表现了天山的什么特点 整体感知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进入天山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 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把 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 作白缎子,云彩的影子比喻为银灰色的花朵, 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比喻 是多么的恰当。 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飞泻”、“冲激”、“抛”连用三个动词写 出了雪水流动的气势磅礴。把融化的雪水比喻 成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比喻成 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见景象多么壮观、美丽。 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再往里走 “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天山深处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锻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 三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花的繁多,花的绚烂,花的优美之极。 本文描写的是夏季的天山景象 作者根据游踪,由外而内地写出了夏季天山的美丽风光 1.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被抛在后边, 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2.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 得柔美。 找出文中点明游览地点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七月的天山》写作特点: (1)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 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 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 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 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 (3)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 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 得淋漓尽致,美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