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0966

【高考领航】(创新版)(学生用书)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3-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考点)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6936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考点,课件,评价,诗歌,思想
    课件32张PPT。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谌容妙改杜诗 王国锋 面对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灾难,杜甫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名句。 一九九三年,著名女作家谌容在香港出席一个文学研讨会时,发表了《文学与环保》的论文,文中巧妙地把“国破山河在”改成“国在山河破”。词序一变,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现实,也表达了作家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014年《考试说明》规定: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查主要指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人文因素的评价,对作者在诗歌中描述景物、事件以及人物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感悟、态度、观点的评价。一首古诗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表达出的观点态度,是它的最大艺术价值之所在。所以,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进行古诗鉴赏活动,当然也是设计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的主要出发点。,从近几年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来看,命题呈现以下特点:1.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是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分析意境。 2.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通常表现为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毕竟诗歌是表情的,与说理性的文章不一样。 古代诗人以诗言志,诗歌中所表达的理想志向,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所蕴涵的美好情操,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进行的总结等就是我们要揣摩的诗歌的主旨,有的诗歌主旨表达得含蓄隐晦,有的诗歌则表达得直白张扬,掌握一定的概括诗歌主旨的方法至关重要,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切入诗歌,把握主旨,完成鉴赏评价的目的。 不同题材的古诗,评价其思想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古诗大致上有五大题材:●精要 概述考点一 概括诗歌主旨1.写景诗:揣摩诗人于山水景物之中寄托何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抓景物的物象特点,分析意境,可以探知诗人蕴藏其中的情感。“见景生情”,写景往往为后一两句的直抒胸臆打下基础,从直接抒情句也可概括诗歌主旨。2.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此类诗经常使用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揣摩诗人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挖掘人们所赋予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如陶渊明咏菊,抒写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不谄媚世俗、坚守正义的气节。3.边塞诗: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其主旨或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奇特风光;或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或表现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表达边关将士对月思乡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或反映沙场征战的艰辛悲壮、连年征战的残酷、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往往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其风格豪迈旷达、慷慨雄壮。4.怀古咏史诗:此类诗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事迹为题材,或怀古伤情,对历史事件抒发思古之幽情(如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感慨朝代兴亡盛衰之情);或怀古论事,对历史兴亡作出思考、对历史事件作出评论,如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为项羽自刎而惋惜;而王安石《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或怀古讽今,借古讽喻当时社会现实(如讽刺当政者的荒淫奢侈)。5.即事咏怀(感怀、抒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由有感而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即为抒怀。内容包括怀乡思亲、离别送友、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其中“事”与“———应紧密结合,自然熨帖。●典例 精析 (2013·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 从 杜 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