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10595

苏科版八年级下7.2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含部分解析)

日期:2025-03-3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584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科版,八年级,7.23.3,生物,进化,原因
  • cover
苏科版八年级下7.2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共13题) 一、选择题(共10题) 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是为了摄食高处的树叶,长期不断伸长的结果 B.抗生索的使用导致细菌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降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某种蛾类的幼虫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容易被发现而不利于生存 C.生物一旦形成了保护色,就会保持终生不变 D.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増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农药的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降低了 B.害虫自然产生了能抵抗农药的变异,并随着时间推移得到了巩固 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D.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瑞典科学家林奈 B.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C.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D.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 如图为某研究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图,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由图中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 B.抗生素淘汰了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个体 C.该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 D.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能够大量繁殖 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形成过程”:①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②它的后代有颈长和颈短的变异,③为吃到高处的树叶,它努力伸脖子会使颈部更长,④缺乏青草时,长颈成了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有利变异。正确的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格兰特在 年对达夫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旱,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 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C.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 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 达尔文通过研究发现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与它所吃的食物相适应、人们饲养的动植物形态各异,这是 的结果。 A.神仙创造 B.自然发生 C.自然选择 D.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有人将英国椒花蛾中的灰白色蛾和暗黑色蛾进行标记,同时在工业污染区,非污染区放养一段时间后,尽量回收,统计结果如表。分析错误的是 A.天敌对椒花蛾起到选择作用 B.工业污染区暗黑色蛾是有利变异 C.非污染区灰白色蛾的体色是保护色 D.椒花蛾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衰老死亡 二、综合题(共3题) 老师带小朋友们玩抓纽扣的小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①在每块白板上均匀地摆上黑、红、白三种不同颜色的纽扣各 颗,每五人排成一队,队员背对着白板。每个队员每转向一次白板,就迅速地抓走一颗纽扣,然后走到队伍最后继续排队抓纽扣。②当白板上纽扣被抓到只剩下 颗时,老师再放入 颗纽扣到白板上(每剩 颗纽扣对应地补充 颗相同颜色的纽扣),并随机摆放。③再由同一队小朋友按之前的规则抓纽扣。以此类推,每队小朋友抓三轮。记录每一轮结束时不同颜色纽扣的数目和每队完成游戏的时间。所花时间最少的队伍获胜。 (1) 这个游戏可以用来探讨动物保护色形成的原因,相当于一个 实验。纽扣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