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1410

【三年中考】南京市2012-2014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化学与能源

日期:2024-06-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425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化学,中考,三年,南京市,2012-2014年,分类
  • cover
南京市2012-2014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化学与能源 18.(8分)(2014 南京)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石油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 风能 、 氢能 等. (4)2014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 氧气(或O2) .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 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故答案为:石油; (2)根据图示可知,天然气和煤燃烧后都会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的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等质量的煤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很多,因此燃煤更容易导致 酸雨,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二者燃烧都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天然气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说明天然气中含有硫元素; 故答案为:AD; (3)正在使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故答案为:风能;氢能(答案合理即可); (4)由微观示意图可知,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D是水,因为:A+5O23CO2+4H2O,根据反应过程可知,氧气具有氧化性,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可推出A物质的化学式为:C3H8.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 故答案为:①氧气(或O2);②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24.(7分)(2013 南京)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 石油 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D .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 下层 (填“上层”或“下层”) 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碳酸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解:(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故填:石油. (2)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2.5 都属于空气污染物,而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填:D. (3)①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下层;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B中有显酸性的物质的生成,显酸性的物质是碳酸,碳酸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 故填:碳酸. 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 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碳酸钙,同时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