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31562

4、《灯笼》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405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解析,语文,八年级,编版,学年部,2022-2023
  • cover
4、《灯笼》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燎原(liáo) 领 域(yù) 焰火(yàn) B. 皎洁(jiǎo) 褪色(tuì) 斡旋(wò) C. 点 缀(zhuì) 锵然(qiāng) 马前 卒(zú) D. 怅 惘(wǎng) 幽 悄(qiāo) 焚身(fén) 2. 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浮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B.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C.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D. 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 B.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 C. 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 D. 元宵节,“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他们往往对身边挂满灯笼的世界不以为然。 4.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却是人们生活的_____品,_____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_____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A. 必需 记载 慰劳 B. 必须 承载 慰劳 C. 必需 承载 慰藉 D. 必须 记载 慰藉 5.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中考百日誓师”活动,使河源市一中的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了。(删除“通过”) B.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调换位置) C.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的重要原因”) D. 两会期间,广东代表认真领会并阅读广大群众提出的建议意见,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提案。(“领会”与“阅读”调换位置) 6.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B. 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C. 《灯笼》一文中,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 在《灯笼》一文,作者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7. 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古代社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如春社、秋社、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百姓)等。 B. “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出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指对尊长探望、问候。古时“归”指女子出嫁。《大道之行也》中有“男有分,女有归”,《诗经·桃夭》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句。 D. 灯笼从古至今不仅仅是宫廷官员们的普通用品,而且也是普通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古时正月十五元宵节,朝廷会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辛弃疾词作《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