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34526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53291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学习 目标 第一课时 01 作者 介绍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著有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追你到高原》,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 庄重文文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 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海拔6621米,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的源头。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千米,有冰川130条。 拉丹冬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 这里年平均气候为-5°C,其中6-8月 最高,达20°C,最低在一月,气温 -18°C,海拔 5000米以上常年低温, 最冷时低达-30°C以下。 各拉丹冬 写作 背景 1976年作者进西藏,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27年。本文选自《藏北游历》。1987年3月在拍摄人文纪录电影《万里藏北》时,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在拍摄过程中作者更深刻地认识了藏北的自然与人文,也经历了“高原反应”、骨折等种种磨难,随后记录下此次经历。本文是记述在长江源头的一段见闻的游记。 字词 积累 黧黑 棱角 砾石 骤然 蜷卧 虔诚 蠕动 腈纶 演绎 扎寨 敦实 草坝子 眩晕 冻疮 风云变幻 接踵而至 熠熠烁烁 lí lénɡ lì zhòu quán qián rú jīnɡ yì zhā dūn bà huàn xuàn chuāng zhǒnɡ yì shuò ( )盛开 ( )气喘吁吁 ( )使劲儿 吁 劲 ( )呼吁 ( )强劲 xū yù jìn jìng ( )盛满 盛 chénɡ shèng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懈怠:松懈懒惰。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风云变幻:风云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定。 熠熠烁烁: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整体 感知 全文记叙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两天的游览经历和,不同地点的见闻感受。 2、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11) 第三部分(12—15) 写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 详写第一天在各拉丹冬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 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3、在藏北高原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 西北阴坡 东南阳坡 4、找出第一天游览中的行程。 各拉丹冬山脚下冰塔林中 东南阳坡的草坝子上(海拔6000米) 冰河上的砾石堆 (海拔6000米以上) 置身冰窟 5、我在各拉丹冬都有哪些“倒霉”的事情发生? (1)手背生起了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 (2)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3)摔倒在冰河上,致使尾椎骨折断,第八节腰椎错位; (4)出现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等高原缺氧反应。 6、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法,根据第二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所至 所见 所感 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浩浩苍苍的冰天雪地 屏风一般、各种图案 图案形状难以名状 感叹造物主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 自成一番天地 纷纷扬扬的雪粒、千姿百态的冰体、冰世界、纵横的裂纹 感慨自然永恒的存在和漫长的变化 7、各拉丹东的冰塔林的特点有哪些? (1)冰峰晶莹连绵,冰河平坦辽阔,天地间浩浩苍苍,冰塔林的奇美令人眩晕。 (2)冰山上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独具一格,自成天地。 (3)冰塔林是琼瑶仙境,晶莹洁白,庄严静穆。 (4)冰塔林非常漂亮,光彩夺目,裂纹纵横。 7、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