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39914

12、《诗经》二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896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诗经,二首,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 cover
12、《诗经》二首 一、单选题 1. 下面加下划线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雎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B. 好逑(qiú) 寤寐(wù mèi) C. 蒹葭(jiā) 溯洄(sù) D. 萋萋(qī) 水之涘(yì) 2.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左右流之(求取) 寤寐求之(醒时) B. 左右芼之(挑选) 水中沚(水中的高地) C. 道阻且跻(〈路〉高而陡) 水之涘(水边) D. 道阻且右(向右迂曲) 溯洄从之(逆流) 3.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一项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 下列句子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B. “琴瑟友之”的“友”是“友爱”的意思。 C. “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D. “钟鼓乐之”的“乐”是“使……快乐”的意思。 5. 下面对《关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章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B. 第二章八句,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C. 第三章八句,真实地写出了小伙子与意中人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诗的格调依然迂回低缓。 D. 《关雎》在艺术表现上有许多独到之处。例如,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短短三章,就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6. 对《蒹葭》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直接抒写了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伊人的绵远悠长的思念,缠绵悱恻,真挚感人。 B. 诗中“伊人”是一种高洁清丽、可亲可爱而又若隐若现、可望难即的形象,呈现一种朦胧缥缈之美,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C. 全诗三章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其中第五句至第八句都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追寻伊人坚定执着的品格。 D. 全诗三章,每一章前两句都运用了写景起兴的表现手法,都抒写了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渲染了一种清朗明丽的意境,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远远望见伊人时愉快喜悦的心情。 7.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D.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二、默写 9. 根据提示默写。 (1)《关雎》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 ”。 (2)《关雎》中写男主人公日日夜夜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 ”。 (3)《关雎》中“ ”“ ”是幻想和淑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