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55692

中职《型钢轧制操作》项目11 控冷岗位操作 教案

日期:2025-09-25 科目: 类型: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32974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职,型钢轧制操作,项目,控冷,岗位,操作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案用纸 课程章节名称 项目十一 控冷岗位操作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线材控制冷却的工艺要求。 熟悉常见控制冷却工艺及其特点。 掌握控制冷却工艺主要参数设定原理。 能够说出典型的线材控制冷却工艺及其特点。 能够说出控制冷却工艺参数设定对线材质量的影响。 了解设备性能与技术要求。 熟悉控冷在线操作内容。 熟悉控冷操作台功能及操作内容。 掌握控冷在线操作技能。 能够说出控制控冷操作台的功能及调整理论。 能对简单的生产事故进行分析和处理。 重点 难点 控冷系统的操作 生产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2课时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多媒体 授课内容: 任务一:控制冷却工艺与主要控制参数 一、线材控制冷却的工艺要求 线材轧后控制冷却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变作组织准备及减少二次氧化铁皮生成量,一般采用快速冷却到相变前温度(吐丝温度);第二阶段:相变过程,(控速);第三阶段:相变结束,除有时考虑到固溶元素的析出采用慢冷外,一般采用空冷。 冷却的基本方法:首先让轧制后的线材在导管(或水箱)内用高压水快速冷却,再由吐丝机把线材吐成环状,以散卷形式分布到运输辊道(链)上,使其按要求的冷却速度均匀风冷,最后以较快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可集卷的温度进行集卷、运输和打捆等。 低碳钢丝和碳素焊条钢盘条:高温吐丝,缓慢冷却,以便先共析铁素体充分析出,并有利于碳的脱溶。 含碳量为0.20%~0.40%的中碳钢:用较慢的冷却速度,它们除能得到较高的断面收缩率外,还具有低的抗拉强度。 含0.35%~0.55%的碳素钢:以适当的冷速,使线材最终组织由心部至表面都成为均匀的细珠光体组织。 含0.60%~0.85%的高碳钢:采用较高的冷却速度,以强制风冷来抑制先共析相的析出,同时使珠光体在较低的温度区形成,这样就可得到细片小间距的珠光体———索氏体。 部分钢种的用途、控冷目的和工艺要求: 部分合金元素对等温转变时间的影响: 制冷却的工艺要求,应结合钢材的自身性质(钢种、成分、冶炼方法等)、加热和轧制工艺状况,控制冷却的设备特点以及产品的最终用途等多方面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二、控制冷却工艺方法 基本方法:按照控制冷却的原理和工艺要求,首先将轧后的线材在导管内用水快冷到所要求的温度,在由吐丝机把红热的线材绕成环形线圈散布在运输辊道(链)上,使其按要求的冷却速度均匀冷却。最后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到可集卷的温度进行集卷、运输和打捆。 1.斯太尔摩控制冷却工艺 (1)标准型斯太尔摩控制冷却法:线材从精轧机出来后首先进入水冷导管通水快速冷却。 (2)缓慢型斯太尔摩控制冷却:子运输机的前部加了可移动的带有加热烧嘴的保温炉罩。使盘卷缓慢的冷却速度冷却。 (3)延迟型斯太尔摩控制冷却:在运输机的两侧装上隔热的保温层侧墙。 ① 优点: a.冷却速度可以人为控制,这就容易保证线材的质量。 b.与其他各种控制冷却工艺相比,斯太尔摩工艺较为稳妥可靠,三种类型的控制冷却方法适用的生产范围很大,基本上能满足当前现代化线材生产的需要。 c.设备不需要深的地基。 ② 缺点: a.投资费用较高,占地面积较大。 b.风冷区线材降温主要依靠风冷,因此,线材的质量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大。 c.由于主要依靠风机降温,线材二次氧化较严重。 2.施罗曼控制冷却工艺 (1)改进了水冷装置,强化了水冷能力,使轧件一次水冷就尽量接近理想的转变温度,从而达到简化二次冷却段的控制和降低生产费用的目的。 (2)采用水平锥螺管式成圈器,成圈后的线圈可立着水平移动,依靠空气自然冷却,使盘卷冷却更为均匀,且易于散热。 优点:取消了成圈后的强制风冷而任其自然冷却,这样就使二次冷却过程基本上不受车间气温和湿度的影响,并可防止在相变过程中线圈相互搭接而造成相变条件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