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57087

高中班会 中职生的“忠”教育 课件 (19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班会 类型: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39957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中,班会,中职,生的,教育,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做一个大写的“人” 忠于国、家、业、人、己 “忠” “忠”原意是指为人处世尽心竭力、正直耿介、抱元守一、朴素忘我。 “忠”字最早出现于《论语》中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 后来,“忠”经过儒家的丰富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完美人格“八德”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当代,“忠”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先进、系统、深厚、广袤,简而言之,为人处世就要做到五个忠:忠于国、忠于家、忠于业、忠于人、忠于己。 一、“忠于国” 忠于国的实质就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的乡土感情,是人民群众自身觉悟的集中反映,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爱国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生命力、紧密团结的凝聚力、奋勇前进的源动力、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和百折不挠的承受力。经过世代中华儿女的延续、积淀和发展,爱国已经成为一股充沛的血气,深深融入了我们的民族事业、民族性格和民族气魄。 苏武牧羊 苏武在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二、“忠于家” 忠于家的实质就是“齐家”,人生就像一次漂流,漂流岁月的山河。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思家便忠于家,终于家就要亲情似水,男儿做一个严正不失温和的父亲,女儿就应该做一个慈惠而不失严格的母亲,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只要把家经营好,幸福会如约而至。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明孝宗(1470-1505),明朝第九位皇帝,18岁登基,成为一位中兴名君,勤政爱民,宽厚温和,严于律己。并且堂堂九五之尊,只爱患难与共的结发之妻,在历史上极为罕见,他以杰出的人格魅力,赢得世人爱戴。 孟母三迁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三、“忠于业” 忠于业的实质就是“敬业”。人生在世,有两重境界,第一重是“生存的境界”,第二重是“生活的境界”。在生存的境界中,人最基本的需求是衣食住行的完备,想要达到这个状态,就需要有一份谋生的职业,在职业中,要做一个“敬业”的人,要胸怀雄心壮志,充分运用自己的天赋、专长与能力,要持之以恒、不言放弃,要团队协作、荣辱与共。 诸葛亮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视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大智大勇的代表。 东汉末,刘备三顾茅庐,从邓县隆中请出诸葛亮为其军师。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之中蜀国国小人少,实力较弱,诸葛亮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吴蜀联盟,使蜀国得以全力对付魏国。对内,诸葛亮充实国家力量,安定人民生活;注意选拔人才,任人为贤;赏罚分明;虚心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严格要求各级官吏,惩办贪污不法行为,以树立官员廉洁奉公的风气。诸葛亮一生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实现了他《后出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