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64690

小升初专题复习【古诗专项训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6142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小升,专题,复习,古诗,专项,训练
  • cover
小升初复习【古诗专项训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乌云翻滚,像打翻的墨汁一样,但是没有遮住青山,白色的雨点好像珍珠一样,蹦蹦跳跳窜到了船上。 卷地而来的一场大风突然把天上的乌云吹散,望湖楼下平静的湖面好像辽阔的蓝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黑和白,是差别最大的两种颜色。乌云黑得像墨汁一样,说明云层非常厚,即将到来的是一场大雨。雨滴白,说明雨滴很大,跟我们平时见到的透明的蒙蒙细雨完全不一样。作者苏轼说雨滴像珍珠那么大,而且是“乱入船”,珍珠一样大的雨滴,噼里啪啦就跳到船上来了。可见这场雨来得又猛又急,原本坐在船上泛舟西湖的人们只好赶紧划船靠岸。“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让人意外的是,这场大风不仅没把天气变得更糟糕,反而把乌云给吹散了,原本黑漆漆的天空很快又晴朗起来了。 楼上躲雨的人松了一口气,这时候再往楼下的西湖望去,水面像天空一样平静,刚才那场暴雨好像没发生过似的,西湖又恢复了原来平静美丽的样子。从突然暴雨到突然晴天,从泛舟湖上到楼上躲雨,再到后来的恢复平静。我们读着这首诗,好像跟苏轼经历了这一切,好像亲眼看见了这场暴雨来去匆匆的整个过程。六月的西湖天气多变,但是无论怎么变,都是美好的。苏轼写的诗也像西湖一样,无论是蒙蒙细雨,还是狂风暴雨,在他的笔下都能让人觉得身临其境,景色动人。 苏轼是个对生活非常有热情的人,什么事儿到他手里都会变得 特别有意思。就连贬官这么倒霉的事情到了苏轼身上也可以变得有趣起来。他不光到处旅游闲逛,还在驻地东边儿的土坡上开荒种地,并且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东坡居士”。除了旅游种地,他还爱好钻研美食,是个地地道道的美食家。他在没肉吃的时候发明了“东坡羹”,虽然名字听起来很高级,其实就是把白菜萝卜剁碎了扔到水里煮,再加上一把米一点调料,也可以吃得有滋有味。 当然了,光吃蔬菜可满足不了吃货的胃。黄州那个地方猪肉特别便宜,却不怎么受当地人欢迎,有钱人嫌猪肉档次低上不了台面,穷人又不懂烹饪方法做得不好吃。于是,苏轼就自己琢磨出一套秘方,把猪肉做得酥而不碎、肥而不腻、汤肉交融,爽滑可口,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这道菜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坡肉”。后来他又被贬官到海南岛,就在那样的环境里,苏轼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美食事业。他吃到生蚝之后,对其鲜美的味道赞不绝口,先是把生蚝跟酒一起煮着吃,后来又烤着吃,把生蚝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 思维导图记忆法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 3.题目中“醉”的意思是_____,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___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4.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 “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和“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5.本诗写了四幅图画,写出了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正确排序是( ) A.狂风吹散图、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雨过天晴图 B.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雨过天晴图、狂风吹散图 C.雨过天晴图、狂风吹散图、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 D.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图、狂风吹散图、雨过天晴图 6.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7.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B.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