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7486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勇气》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145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勇气,导学案,答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勇气》导学案 语文版 学习目标: 1. 理清情节结构,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事情节。 2. 学习寥寥数笔勾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3. 了解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一人称叙述的比较。 4.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勇气”、“福气”的含义。树立我们的和平信仰,培养学生爱正义、爱国的思想感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点: 同目标2和目标4 教学难点: 同目标3 1、 自主学习 1. 朗读课文,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 (1) 注音: 绥带( ) 空降( ) 勋章( ) 熹微( ) 寥寥无几( ) (2) 释义: 颀长: 拘谨: 孔武有力: 寥寥可数: 2.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 ) 第二部分:( — ) 第三部分:( — ) 3. 《勇气》是 写的一篇 。它从 的叙事角度,为我们讲述了二战时期,盟军由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1. 合作探究: 2. 分享有关二战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情况。 3. 文章标题叫“勇气”,它实际上包含了两种勇气,即 和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更看重 。21教育网 4. 你如何看“勇气”,你更赞赏哪一种勇气? 5. 当美国伞兵第二次回到农家门前时,是什么原因使法国女人在失去丈夫后再一次收留他?两个“当然”的回答有何意义?21cnjy.com 6. “她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她懂得她的信仰是什么。”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 课堂展示: 1. 作者通过转述以为 伞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两次被一位 妇女救助的感人故事,高度赞扬了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的因渴望 ,痛恨 而产生的信仰的勇气和力量,歌颂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21·cn·jy·com 2. 课文的叙事角度和人称的使用有什么特点? 3、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