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7966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春望》.教案 新人教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5727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新人教,教案,八年级,春望,语文
  • cover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春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望岳》,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通过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不同层次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诗歌教学必须让朗读贯穿始终,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把握诗歌内容。 2.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诗歌学习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联想想象法:《望岳》《春望》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象形象,体验情感,品味意蕴。 4.活动式教学法:《石壕吏》采用这种教法,用活动的方式对叙事诗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同时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千古名句大家都早就听过,甚至有的同学经常用它来喻指自己的远大抱负。那么,你知道它是谁的诗句吗?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写出如此满怀豪情的诗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早期的代表作品一--《望岳》。 设计(二)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同学们,这两副对联中所指的人物是同一个人,他是谁呢?是的,他是杜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望岳》。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离开四川漂泊两湖,在湖南病逝。作品有《杜工部集》。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l 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N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三、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二一二”或者“二二一”,比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多种形式地朗读。 (1)学生自读,初步感受诗歌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3)同位互读,相互点评。 (4)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5)欣赏配乐诗朗诵《望岳》。 2.学生参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歌大意。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从词义到整首诗的内容,力求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指名学生说出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四、品味诗歌,感悟意境 1.全班齐读诗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