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812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日期:2024-05-3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3次 大小:220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答案
  • cover
《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走近作者:鲁迅(188i-i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惶》等。 了解背景:1926年3月i8 日 ,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意想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是其中的一 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骇( ) 掳( ) 悚( ) 惶急( ) 诘问( ) 保姆( ) 2.画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1)……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 (2)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 (3)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 ) (4)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l)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 (2)她又拿起那桶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3)但到憎恶她的时候, 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1.思考本文分为几部分内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本文怎样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2.思考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时运用的写作方法。 探究点一、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提示: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探究点二、速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出文中一共写了哪儿件事。 探究点三、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宇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点四、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 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探究点五、精读课文,思考本文怎样运用了先抑后扬,真实写人的写作方法。 1.找出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g) 疮疤(chuāng) B.掳去(lǔ) 惧惮(dàn) 憎恨(zèng) C.絮说(xù) 诘问(jié) 霹雳(pī) D.粗拙(zhuō) 烦琐(suǒ) 陆玑(jī) 2.画出并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    ) (2)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    ) (3)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钟一点花木。(    ) (4)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    ) 3.解释下列词语。 (l)惊然:          (2)俱惮: (3)诘问:          (4)渴慕: (5)咒骂:          (6)疏懒: 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l)“我”起初为什么憎恨阿长,讨厌阿长 后来又为什么对她产生敬意 (2)你认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你认为阿长对少年鲁迅有什么影响 (一)基础达标 1. 下列加点的宇注音完全正确的二项是(   ) A.保姆(mú) 憎恶(è)   絮说(xù) B.惊骇(hài) 福橘(jǔ)   疏懒(shú) C.渴慕(mù) 寂寞(mó)   掳去(luē), D.诘问(jié) 孤孀(shuāng) 搜集(sōu)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严峻深沉 栩栩如生    迥然不同 已。檬昧落后 和协一致   真率粗扩 C。渴慕异常 炉火纯青    幽默恢谐 D.饱蘸浓情 无限欢悦    真情实义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两青年不务正业,手头缺钱就去打劫金店,用一把假手枪吓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