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82733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六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同步训练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91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华师大,历史,第二,单元,第六,商鞅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六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最先成为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2.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 3.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的国家(  ) A.齐国 B.魏国 C.晋国 D.楚国 4.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行政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编定户口,实行连坐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5.商鞅后来在秦国惨遭车裂而死,主要是因为(  ) A.店主怕受“连坐”的处罚而不收留他 B.百姓反对他的变法 C.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 D.商鞅是外来“打工者” 6.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良田输送汨汨清流。”请你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7.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8.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观光旅游 B.防洪灌溉 C.防洪蓄水 D.蓄水防旱 9.在“5 12”汶川大地震中,瞬间山崩屋塌,然而位于四川成都、历经二千多年的古代著名防洪灌溉水利工程未受损坏,它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隋大运河 10.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 A.秦穆公 B.秦孝公 C.惠文王 D.文侯 11.我国许多古代遗址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指出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故宫 D.北京人遗址 12.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3.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理 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假如你给李冰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 B.奉乾隆旨意领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主持修建都江堰 D.陪唐玄宗考核县令的政绩 15.《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16.见下图商鞅在变法实行之前,通过“徙木赏金”的办法,主要是为了(  ) A.哗众取宠 B.重赏之下发现勇夫 C.确立商鞅讲信用、说话算话的形象,为实行变法寻找良机 D.执行秦王的命令 17.“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战国时期主持秦国变法的改革家的一句名言,此人是(  ) A.白起 B.商鞅 C.苏秦 D.李冰 18.下列是描写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不可能的是 (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立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国家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