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8427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我的母亲》同步练习(打包3套) 苏教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559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语文,上册,14课,我的母亲,同步
    第14课 我的母亲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注音写汉字。 (piē)_____见 歉(jiù)_____ 热泪(yíng)_____眶 循循善(yòu)_____ 2.下面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在表中,然后改正。 ①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奇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原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 ②这时万籁具寂,只听得滴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错别字 改 正 3.根据下面的情境,完成对话。 母亲节这天,小丽 买了一束康乃馨,回家送给妈妈,说:“_____。”妈妈很高兴。小丽对爸爸说:“_____。”爸爸望着懂事的女儿,由衷地说:“谢谢女儿,要不是你的提醒,我还差点‘犯错误’了呢!” 4.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材料一:日本动画片《狐狸的 故事》里有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驱赶着它,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材料二: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写道:“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材料三:现在社会 上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是宝贝,在孩子的生活中只充当保姆的角色,后来孩子到了大学还不会剥鸡蛋壳;而有的家长溺爱自己的孩子,任由他们胡作非为,结果使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 _____ 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 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5.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大意。 _____ 6.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中“清算”的理解。 _____ 7.“打得好”是母亲真心所说吗?结合母亲的“泪”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母爱。 _____ 8.“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里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_____ _____ (二)母 亲 莫 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 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 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