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8580

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限时特训《生活与哲学》第8课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2403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限时
  • cover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2013·深圳一调]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一过程体现了(  )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 ④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根据材料可知,学习书法的过程要经历由平正至险绝,再到平正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不断上升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②④说法正确。发展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①中“循环往复”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③说法错误。 2.中国经济走到今天,增长中潜伏着风险,成就中积累着矛盾,不转型升级则举步维艰。为此,新一届中央政府多次强调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  ) ①扩大经济规模和提高发展速度 ②用新的发展方式取代旧的增长模式 ③通过系统优化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④敢于打破一切既有理论和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和系统优化方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质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和升级,同时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故②③正确;①错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新的发展方式既要克服现有模式的不足,又要继承和保留其优点,故④排除。 3.南宋诗人杨万里写道:“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下列与这首诗蕴含的哲学思想相同的是(  ) 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A 本题考查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材料中大山对小溪的阻拦,比喻发展过程中的磨难,最终小溪冲出大山,比喻新事物不可战胜。①②都比喻的是新事物不可战胜,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故当选。③说明的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④暗指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均排除。 4.[2014·广东十校联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列与此诗句哲理相近的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C 材料体现了事物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蕴涵哲理与此一致应入选;A体现的是角度不同,人们的认识不同,排除;B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D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都不符合题意。 5.[2014·江西新余、宜春联考]“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  ) ①事物发展的过程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是其在运动形式、结构等方面的更新  ④世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②④选项观点错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故排除。恩格斯强调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就是强调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前后延续,在内容形式上的更新变化,故①③入选。 6.[2014·南京调研]植物有许多“过人之处”,岩缝里的松柏、雪山之巅的雪莲、沙漠深处的红柳,环境的恶劣往往锤炼出它们无与伦比的坚忍性格和顽强精神。这体现了(  ) A.事物的特质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自然界的规律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